“又是一个针对铁路系统的复杂袭击夜晚!”乌克兰铁路部门头目亚历山大·佩尔佐夫斯基无奈地感叹,真把乌克兰铁路网络给逼到难堪的地步了。
据参考消息引述德新社9月17日报道,俄罗斯不断派无人机猛烈袭击乌克兰铁路设施。
夜里那精确的打击让乌克兰铁路网络瘫痪的厉害,这场针对关键命脉的“绞杀战”,正一步步改变着战场的格局。
这回袭击的破坏力,在那些重要线路上表现得相当明显。
无人机盯上铁路七寸
乌克兰铁路公司在“电报”平台紧急发布消息,俄军对变电站发起大规模攻击,导致前往敖德萨和第聂伯罗的列车严重晚点。
你得清楚,敖德萨是乌克兰的一个关键港口,第聂伯罗则是东线的补给大本营,这两条线路已断开,南北间的物资运输就遭了大麻烦。
为了让被滞留的列车能继续跑,乌克兰只能急忙动用储备的柴油机车,可这招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做法,显然撑不住长时间的冲击。
更让人警觉的是,这可不是俄军的临时突击,而是一场有计划、有条理的系统性攻势。
佩尔佐夫斯基早在16号就爆料了,自7月起,俄军就不断展开大规模攻击,故意搞破坏铁路设施。
他的打击手法相当有针对性——重点瞄准关键枢纽站,用无人机一波操作,精确打击变电站、车辆段和车站。
这招“点面结合”的打法,恰好击中了铁路系统的“软肋”:变电站管供电,车辆段撑运力,车站掌控调度,任何一环出问题,都会引发连锁效应,搞得整个铁路网络都瘫了。
战术转弯,盲炸到死磕 “战争动脉”
对乌克兰来说,铁路瘫痪简直就是“致命一击”。
打了四年多的仗,铁路对乌克兰来说那是命根子:一边儿,它就是西方军援从边境口岸运到东边前线的关键通路,不管是坦克、炮弹,还是防空导弹,全靠铁路才能拉得远。
铁路还担着往前线送兵和调运后方生活物资的大任,直接影响着战斗部队的口粮和燃料能不能及时到位。
眼下俄军紧紧盯住铁路这块“命门”,就等于把乌克兰的“补给主线”狠狠掐断了,援助物资进不来,前线弹药可能都要告急;粮食和燃料运不上去,部队的战斗力可就得大打折扣。
9 月 14 日,一列装满北约导弹的火车在基辅附近被俄军精确打击,爆炸火光映红了夜空,弹药连环爆炸声持续了半个小时,博亚尔卡站不得不改道。
这会儿,那些场景一个接一个地重现:波兰送来的 155 毫米炮弹堵在利沃夫,压根儿运不到哈尔科夫前线;敖德萨港的战术燃油全靠卡车接力运输,效率直线下降了 90%;东边乌克兰军队的两个旅因为补给断了,阵地被火箭炮一阵猛轰,简直成了一片火海。
西方支援的“输血管”开始变得越来越窄了。
物资送到乌克兰后就走不动了,北约急忙动用罗马尼亚通路,可问题依旧没法马上解决。
低成本熬垮乌军后勤
从战场角度看,这回俄军调整攻击方式,算是真正找准了门道。
之前俄军主要瞄准城市建筑和军事基地,虽然能搞些破坏,但对于乌军的坚韧抵抗来说,作用并不大。
铁路可是连接前后方的关键枢纽,作用尤为重要,一动这里,整个局势都得跟着转。
用价格不高的无人机不断袭击,既能用小投资取得大回报,又能准确打击乌方的战斗力,这种“精准打击”的方法,确实比盲目轰炸更有战略眼光。
今年累计有上万架“天竺葵-2”等型号的无人机组成“蜂群”,用每架几十万美元不到的价格,瘫痪了价值数十亿的铁路网络。
这些无人机的抗干扰性能特别牛,哪怕乌军说拦截率有93%,现在也降到88%了,依旧有不少无人机突破防线,准确打中了目标。
更狠的是那种“打了又炸”的耗损套路:乌克兰工人刚修好的轨道,第二天马上被新一波无人机给炸烂了。
变压器刚运到还没来得及装,车间那地儿就被炸得稀巴烂了。
佩尔佐夫斯基直言,修复的速度完全追不上破坏的脚步,铁路系统正处在“失血休克”状态。
眼下,乌克兰虽然紧急应对,可面对俄军频繁的无人机攻击,铁道系统想恢复,真是难上加难。
接下来,西方会不会加码帮乌克兰修复铁路呢?乌克兰能不能另辟蹊径找别的运输办法?前线的物资短缺会不会越发严重呢?
这些疑问,说不定就是左右战局走向的关键点。围绕着铁路这条“命脉”的较量,才刚刚步入激烈的战斗阶段。
你觉得乌克兰能撑住这条铁路生命线吗?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