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歼-35的尾焰如利剑划破海天,从福建舰甲板上呼啸而起的那一刻,全世界的眼睛都盯了过来。
去年9月22日,一则官方消息炸响全球。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,把三款核心宝贝都送上了天,又稳稳接住。
歼-35隐身战机、歼-15T重型战机、空警-600预警机。弹射起飞,拦阻着舰,一次搞定。
这不只是说,中国成了全球第二个玩转这技术的大佬。关键是,福建舰这一出手,就锁定了三项世界第一。
人类历史上,第一次用电磁弹射送五代机上天。第一次,常规动力航母能把重型战斗机满油满弹地弹出去。也是第一次,一艘电弹航母,能同时伺候好功能完全不同的三款主力机型。
心脏病还得“中国药”来医
一说电磁弹射,大家都会想到美国的福特号。可这位早服役多年的“老大哥”,至今还在被弹射器折腾。
福特号那套交流电加飞轮储能的方案,不仅小毛病不断,修起来更是要命。弹个30多吨的飞机都费劲,强大的电磁脉冲还干扰预警机。
福建舰从一开始就没走那条老路。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“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”,简直就是为电磁弹射而生的“中国心”。
能量转换效率超过90%,比美国方案高出整整15%。从根子上就把能源浪费的问题解决了。
更牛的是,我们独创的超级电容。这玩意儿就像一块巨大的“能量海绵”,短短3秒,就能释放超过100兆焦耳的能量。这威力,相当于50公斤TNT炸药瞬间爆炸。
这套系统,试验弹射成功率是完美的100%。模块化设计更是绝了,换个关键零件,美国人得三天三夜,我们4个小时搞定。
你甚至不愿叫它一声“大哥”
福建舰的控制精度,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。线性同步电机推着战机往前冲,加速误差被死死摁在正负0.1米/秒。
一套聪明的AI预测系统,实时盯着两万多个参数,把潜在故障率压到只有福特级的五分之一。
密集测试中,福建舰创下单日无故障弹射60次的记录。而同一时期的福特号,只有它的一半。
电磁弹射带来的,可不只是起飞方式变酷了。它对航母整个作战体系的提升,是几何级的。
过去辽宁舰、山东舰的滑跃起飞,跟福建舰一比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福建舰的舰载机出动效率,直接翻了三倍。一天起降120架次,这水平,已经能跟尼米兹级掰掰手腕了。
一套组合拳,专治不服
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舰载机彻底告别了“减油减弹”的憋屈日子。重型的歼-15T,现在能挂满9吨弹药,再加满8.5吨燃油,以35吨的最大重量起飞。作战半径直接干到1200公里,一脚踹开了美军F/A-18的大门。
舰队的“天眼”空警-600预警机,800公里的探测半径,能让整个航母战斗群,看到足足200万平方公里的风吹草动。
而作为“隐身尖刀”的歼-35,雷达反射面积小到只有0.01平方米,跟一只海鸥差不多,能悄无声息地撕开对手的防空网。
这三款飞机凑一块儿,就是一个“隐身踹门+重拳饱和打击”的完美闭环。空警-600在远处发现目标,20秒内就把信息传给前面的歼-35。歼-35负责悄悄干掉最扎手的威胁。后面的歼-15T机群则跟着引导,发动毁天灭地的攻击。
从发现到打击,整个反应时间,被压缩到骇人的3分钟。用海军专家韩维的话说,福建舰的打击范围,足以覆盖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。中国海军,真正实现了从“近海存在”到“远洋掌控”的蜕变。
三艘航母,分工明确
福建舰的快速成熟,也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入“三航母时代”。这可是海军强国的标配。一艘维修、一艘训练、一艘战备。保证任何时候,都有一支满血的航母编队在岗。
在这个新格局里,辽宁舰继续当好科研试验平台。山东舰作为成熟的作战平台,负责日常战备。而技术最顶尖的福建舰,就是我们维护远海利益,最硬的那根“定海神针”。
福建舰的潜力还远没挖完。电磁弹射对无人机特别友好,以后像攻击-11这种大家伙上舰,跟有人机组成“蜂群”,那画面太美。
而且,在常规动力上搞定了电磁弹射,也为以后发展核动力航母,扫清了最大的技术障碍。军事评论员魏东旭说得实在,要守护18000公里的海岸线,四到六艘航母是必须的。福建舰的技术积累,无疑会大大加速这个进程。
结语
从2012年“瓦良格”号蹒跚归来,到今天福建舰的三剑客呼啸海天。我们只用了十几年,就走完了别人四十年的路。当歼-35的尾焰再次照亮福建舰宽阔的甲板,它照亮的,不仅仅是一片深蓝色的海洋,更是世界海权格局,正在悄然改变的未来。
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