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论坛:探讨出海路径与金融赋能
6月25日,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,这场论坛就像一场汽车界的“国际派对”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新路径以及金融赋能的重要性。
论坛上,GREEM执行主席张永伟指出,传统的全球化合作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,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面临脱钩、断链的风险。单纯依靠“品牌出海+整车投资”模式已经行不通了,我们须重构合作逻辑与路径。张永伟提出了四条全球化合作新路径,就像给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指明了四条康庄大道。其中,“中国车型+供应链链接世界汽车产业”能让我们凭借丰富车型和完备的供应链,赋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;“中国汽车配件+服务体系链接世界市场”则能输出我们在电动化背景下建立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的服务体系。
小鹏、岚图等车企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的出海经验。小鹏在欧洲探索了四种市场模式,实现了欧洲市场的基本全覆盖;岚图计划打造本地化供应链,到2030年进入60个国家市场。这些车企的实践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无限可能。
不过,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指出,新能源汽车发展暴露出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。境外汽车金融服务尚不完善,特别是在终端消费信贷、经销商融资等方面存在短板。这就需要更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市场化力量加强协同,创新金融工具与服务模式。
在金融赋能汽车出海专题论坛上,各方围绕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、风险管理等展开了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金融是汽车出海的重要支撑,只有解决了金融问题,才能让汽车出海之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此次论坛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。未来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在“在中国,为全球”的理念下,不断探索创新,实现更广阔的发展。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!
#每日汽车资讯#
配资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